魏冰和短片《一日》获26个国际电影节青睐

来源:Administrator更新:2022-01-10

魏冰和短片《一日》

当人们在谈论“实验短片”的时候,“前锋”“个性”“大胆”成了对实验短片评价的关键词,拍摄技巧的新颖,选题切入视角的刁钻,社会话题通过镜头化展示之后的发人深省也成为大众对实验短片的期待要素。

随着电影市场的逐步社会化,大众对电影、视频内容的需求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参加到了电影行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内容,一些优秀的国产短片也逐渐的进入到国际视野,最近由内地导演魏冰和执导荣获多项大奖,并提名,入围了26个国际电影节的国产实验短片《LUST DAY》则通过“剧情”“手段”“思考”获得评审青睐。

剧情:一场相逢 简单情节映射多个社会性话题

实验短片《LUST DAY》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对单身男女,在一次机缘巧合的相逢并相爱。被欲望诱惑的男孩、为金钱而失去理智的女孩、因迷失而断送的生命,交错在一起让这场相逢既唏嘘又悲叹。唏嘘的是看似简单的情节映射了社会的广泛现象,悲叹的是这充斥金钱、欲望和情愫交错的桥段又那么的真实。导演通过“相遇”这件事讲述了在数字时代人们广泛对情感获得具有需求的现实,也通过“选择”这个词反应了快餐花费时代人们对“爱与义务”的误会。影片最后男孩的母亲因为男孩的一时冲动而失去了生命,男孩也因为自己不理智的选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导致这各种悲剧发生的女孩,也肯定要因为自己的迷失而付出应有的处罚。看似简单的情节同时讲述了爱与性、善与恶、生与死、罪与罚的话题。在短短十分钟之内信息量之巨大,合理的剧情延续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表达,赋予这场相逢多重色彩。

手段:两个角色 用“下半身”演绎人性与欲望

这部短片里,导演将景别锁定在主人公的下半身,这一天中,相遇、冲突、同业、相爱等等情节的展现全都以“下半身”构图手段展示,用非表情表达的手段渲染了情绪,用无台词的手段讲述故事。通过非惯例的表达手段将故事本身诠释的清晰明了,把人性和欲望通过步伐节拍、步态姿势、光影运用、环境声效侧面的渗透给观众,给观众非常强烈的代入感和想象空间。面对人性思考的时候观众可能是主角本身,也可能是观众抨击的对象。也可能是每一个人。短片表达了情绪,衬托了氛围,反应了社会话题。

思考:三个镜头 获26个国际电影节评审好评

而值得深思的是全片中的三个镜头展现发人深思,在成人的世界里奔走的工作、劳碌的生活以及焦头烂额的问题接踵叨扰着我们本来平静的人生,而缭绕在这各种关系中间,情感、利益、得失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导演用“下半身”的取景镜头来映射社会广泛现象;主人公相逢途中路上经过的高中生出现的镜头景别在胸腰部;而影片结尾前出现的孩童是通篇唯一一个有露脸且有纯粹表情表达的一个镜头。看似突兀的两次镜头表达其实是导演非常用心的表达,三组不同的镜头分别表达了成人世界的纠结、青春期的懵懂、孩童时期的纯粹。表达情节与情感冲突的同时,也表达了导演对纯净世界的神往和神往。

短片越来越多的成为创作者表达和实验的方式,贾樟柯导演也将短片称之为创作上的“短打”,来表达短片表达的“直接”、“准确”、“迅速”。《LUST DAY》这部短片的获奖,不仅意味着导演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也意味着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与世界之间再无壁垒。

《一日》虽然以“导演功课”来作为短片署名,但这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毕业功课”,导演魏冰和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文学系编剧专业,曾任宁浩导演的第一任经纪人及制片人。并历任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电影节等多个国内重量级电影节评委。此次短片是魏冰和导演的尝试之作,但其对镜头手段的独特运用,以及对普世性话题的非常解读,通过短短十分钟的片子表达的淋漓尽致。其编剧思维缜密,话题性的图像表达大胆又不张扬,通过简单情节铺设深度思考的才能近乎卓越。其谦虚的把这只短片定位为“导演功课”是对电影艺术的敬畏,也是对转型导演之路的百尺竿头。这部在他看来小试牛刀的功课短片,目前已经入围26个国际电影节。并在多个电影节提名、获奖。让我们对魏冰和导演的作品充斥期待。

《一日》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是发人深省或是泯然一笑,又或者并不认同,我们信赖“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将来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影人被关注,也希望能够生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