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凶手》删减成如今这样不冤,国产剧要守的规则还是很多的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迷雾剧场第二季的第一部合格作品《谁是凶手》已经播完了,收官7.0分,虽然合格但不算高分。网上有一个广泛的熟悉是,这部剧原本能够更好看。

这部剧前期挖坑很多,但最后发现前面的悬疑细节对最后的结论并无多大影响。剧情看上去就不够紧凑,逻辑推理前期引人入胜,后面就是狗尾续貂。

不过,据传是因为这部剧为了过审删掉了8集剧情。从曝光的删减内容来看,确实填平了一些前期挖的坑,作案念头也有了更清晰的解释,全员恶人的设定还更带感。

这个结果很遗憾,但也不冤。

虽然这部剧是网络剧,在很多人的熟悉里,网络剧的标准会相对宽松,但其实电视剧和网络剧已经基本统一了审核规矩。

并且在《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里还有明确指出不能以反面角色为重要对象。

审核的规矩就在那,创作之初不在规矩之下跳舞,而选择乱舞,最后在成品上动刀子,能怪谁,还是只能怪自己没有熟度审核通则。

在选择翻拍这部小说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影视化的风险,对于不合适影视化的情节片段,应该在剧本阶段就进行修改新编。

从最后的剧情呈现来看,虽然胡山泉认了所有罪,但还是能看出来,有审核争议的位置是按着原小说拍的。好比夏木姥爷和盗猎者同归于尽那看上去就并不简单;最后一位死者是沈雨杀的;胡山泉的杀人念头是说不通的,他认为来拍照的女人们反水了他,其实应该是认为沈海洋反水了他,真实的念头是更扭曲更变态的。

这部剧确实踩了很多雷。最终以删、改的方式来调整剧情才得以播出,好在虽然有马脚,但整体还算完整。

类似情况的还有根据《掌中之物》改编的《阳光之下》,这部剧压了好几年,为了过审,也是一顿大刀阔斧地删改。将原故事的男N号提咖成男主角,原男一号成了反一号。

前段时间热播的《突围》从62集删减到45集才总算发下了许可证。这部剧是《人民的名义》同一编剧周梅森撰写的,他表示剧只呈现了小说60%的内容。他曾在采访中表示这部作品从小说到影视“没有升华,只有丧失。这是由两种不同的审查尺度决定的。书本影响相对较小,尺度较宽。电视剧影响太大,尺度收得就比较紧了。”

这类作品是步步走在危险边缘,之前《人民的名义》就被投诉过丑化公职人员形象。

除了这类现实题材剧风险大,神话剧也曾遇到过被投诉到从新审核,下线修改的情况。

之前《天乩之白蛇传说》本来都很有爆款相了,但是因为剧情中法海和小青整出了情感线,被举报辱佛。

画面尺度也是删改重灾区,其实很多东西也不是完全禁止,只是不能明晃晃地描述。

好比对待同性题材,能够保证故事顺利成长,只是不能渲染。耽改把握好尺度是完全能够播的。

还有校园恋(大学以下),能够早恋,但是不许成功。重要是为了不给未成年人做错误示范。

你发现了吗,《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下架了。

风闻是“宫斗”再次进入严管严控。《如懿传》之前就因为宫斗戏份过多等原因,进行了删减调整,从99集删减到了87集。还有说此次下架是因为“夫妻离心”的。

现在一些古装剧都打出传播非遗,细节考究的口号,其实,真相是不考究可能都过不了审。

因为审查是越来越细了,道具穿帮都会审。像龙袍上的龙冲哪面。

还有画面尺度其实是最能让人有直接感受的,《云南虫谷》之前还因为过于恐怖迟迟没有过审。

很多人对这种繁复的限制很不懂得,认为既伤害了作品又让观众绝望。

但是“规矩之下才有自由”,加以引导还是很必要的,不要小看我们祖国花朵的学习和模仿才能。黑帮片、古惑仔风靡的那些年,村里都多出了几个二流子。

其实标准也不难把握,重要是涉性,边缘领域,社会负面、阴暗面,特定的人、事(大事件)、物(特殊含义的)、地、时期,青少年犯罪等方面要重点留意。

或许进行分级制度会更好。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