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大家好,这里是阿溢细语。
不久前,社交平台上罕有看到陈冠希曝光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感到幸福几乎溢出了屏幕。
家庭幸福,岁月安静,温馨幸福。
在采访中,他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我之前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一个人在战斗,不论是输是赢,都只有我一个人。但是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
这能够说是很多人的幻想家园了。
我们也忽然间意识到,那曾经的风流落子早已远去,现在已是当了好几年的女儿奴,,一位舍下一身稚气与青春,换来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成熟的父亲。
育娃几载,我发现他的教育方式其实值得很多中国家长去学习。
【1】人生如海,孩子需要加倍宠爱
之前有看过陈冠希的采访,记者问他做老板和做父亲,哪个角色更累?
他说:“我愿意做一个好父亲,因为当好一个老板太累了。”
为什么?
因为他把所有耐心都给了女儿啊。
“员工犯了错误,在教完一次后,我希望不用再骂第二次。”
而对女儿Alaia来说,他会包涵女儿的每一次错误,并且不限次数。
但凡在家办公,他都很难做到专注,因为每次都会忍不住陪女儿。
他要成为那个见证人,见证女儿成长路上的每一次重要时刻,会陪伴女儿,逛街、看烟花、庆贺生日、举办派对……他都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刹时。
他天天都会鼓励女儿一句:你会改变世界。
这种教育让Alaia能始终保持自信,并且信赖自己有才能。
反观很多中国家长,他们喜欢让孩子从小接收袭击教育,认为应该先苦后甜,从磨难中成长。
可在挫折和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容易丧失自我意志,陷入自我怀疑,产生自己“不配”的错我懂得。
固然这类家长心是好的,但他们也忽略了人这平生要经历的挫折太多了,世上哪有轻易能办成的事情。
只有从小给了孩子足够的宠爱,才能让他们拥有抵抗这世界刀枪剑雨的力量。
让他们无论何时,在面对何种艰苦与挫折下,依然能保持自信和乐观的立场。
这才是宠爱式教育最高超之处。
【2】真正的为你好,是撒手让孩子做
陈冠希回忆与女儿的日常。
一次,他坐在旁边看女儿Alaia画画。
女儿在纸上画纷乱的色彩,他却没有阻拦,而是微微一笑,鼓励他继续画下去。因为,这不就是孩子们的世界吗?
他说:“我不会用自身的标准去要求她成为某个特定的样子,我希望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为她想成为的人。”
当然会有人说,陈冠希的做法其实是放养女儿,但他认为家长应该遵循孩子们的天性,不要让孩子被条条框框限制住,让他们充足释放天性。
曾经的那位风流落子,选择了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和包涵。
而我们大多半中国孩子都在做什么?
为了能够赢在起跑线,从小开始,环绕在他们身边的是,补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挨不完的骂……
我们逐渐进入了全民焦虑的时代。
忽视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就是撒手让孩子去做自己。
然而现现在教育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多赚钱,为了成为精细的利己主义者。
一位母亲说出了她的想法:
当初在我怀孕时,我只想孩子身体健康。
但逐渐的,随同孩子的成大与成长,我对他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在成为班长后,我希望他每科是不是能考个100分?是不是能够冲上年级前十?是不是可考进名校?
毕业后,是不是能找个好工作,多赚钱……
然而,很多父母其实都忘了:
在最开始,你明明只期望他能健康快乐。
所以,只有当父母允许孩子有多元的可能,他们的人生才可能真的自由快乐。
不然,他们平生都将会活在追逐金钱名利的焦虑之中。
在这一点上,陈冠希当真做得很高超。
“孩子,你能够是任何样子,因为爸爸只希望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