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对手》为何好评如潮?三点提升代入感,尊重观众是关键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国安题材现代谍战剧《对手》热播,善于刻画底层悲情小人物的郭京飞领衔主演。该剧播出以来,赢得观众一边倒的好评,甚至被网友评为年度最佳国产剧,这种殊荣和同档期播出《雪中悍刀行》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对手》为何能获得如潮好评呢?思考之下,无非是该剧尊重生活、尊重现实、尊重观众,从而提升了观众领会角色生活的代入感。

代入感就是感同身受。中年危机,生活一地鸡毛,也还有共同的环境;不那么高级的间谍,下意识身份交换体验一下内心,也还能够高攀得起;逻辑和细节的把握,出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还算没把观众当傻瓜。有了这样的印象,观众自然会追更,也会好评。

《对手》从三方面做到了提升代入感。

观众定位。《对手》是一部谍战剧,更是一部反谍的宣传教育片,基于这样的属性,它的受众必须是最广大的老百姓,而不是塔顶的少数人。

《对手》将间谍李唐和丁美兮放在市井中,从事普通的职业,过普通的生活。无论写爱情还是写谍战,以市井为故事背景,以“百姓”为主角,观众自然就是老百姓了。

当然,李唐和丁美兮不是单纯的普通人,但间谍是他们深藏心底的隐私和机密。那么,谁又没有隐私和机密呢?商量别人的隐私和机密不也是大多普通人最愿意干的一件事吗?看看他们怎么危害国家,看看他们怎么担惊受怕,老百姓的防备意识和抵制意识自然就会增强。

视角独特。传统经典谍战剧,多是把视角定格在战争年代,这种惯性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和平年代无谍战。《对手》灵敏地熟悉到了这一点,并以此为创新性视角,将现在身边的间谍生活搬上荧屏,这需要创新,更需要勇气。

《对手》没有随便开上帝视角,只是环绕李唐和丁美兮的所作所为、所思所见,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际遇、他们的心路过程委婉道来,让观众去领会、去猜想他们的煎熬和结局。为什么穷到垫钱还要做间谍?观众有疑问时,领会一下他们“假如回头,就是自己人的枪口”,发自内心的害怕,似乎就是谜底。

《对手》善于抓住细节进行场景渲染,让观众看到后脑海里就会产生更多的画面。段迎九家里一条干瘪卷曲的毛巾,就把她工作狂、不顾家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避孕套就把李唐心里的膈应、丁美兮的屈辱,以及两个人的生活窘境描述出来。段迎九留意到儿子伤口特殊的包扎,就把国安干警的灵敏、间谍遁形的艰苦表现出来。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人物饱满。《对手》中的重要人物是立体的、饱满的,都是有血有肉的。这尊重了人的复杂性,也认可“好人不可能什么都好,坏人也会有情感”这一基本领实。主角不完美有“人味”,观众才能把他们从荧屏中带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

《对手》中的人物都有个人特点,李唐沉稳、沉着,看破一切让他恐怖和绝望;丁美兮复杂多变,内心矛盾,为人师表的教师、出卖身体的间谍、爱慕虚荣的女人、唠叨浮躁的主妇,比起李唐她更苦楚;段迎九一派男人婆的形象,不施粉黛让每一个毛孔都暴露出来,坚韧有毅力,会和各种人交流获取信息,有极其灵敏的观察力,控制极强的侦查技巧等。

《对手》能很好地做到以上三点,成功将观众带入剧情,很好地做到寓教于乐。关键之处,是它懂得尊重观众,知道观众的观赏才能已经大大增强,不能随随便便糊弄了。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