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预告出炉,竟出现多处史误,连太极都穿越到片中

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bug满满的预告片。

预告片第一个场景,花木兰在稻田间纵马驰骋。导演试图用镜头语言,表现女主尚武不羁的性格。客官且慢,花木兰替父从军发生在北魏。这个由鲜卑人建立的帝国,控制着北方,与南朝在秦岭和淮河一线对峙。而水稻在当时广泛种植于南方,北方以粟和黍为主食。花姐刚亮相,剧情已穿帮。

导演接下来用长镜头展现了花木兰家的全貌。OMG,这不是福建的客家土楼吗?这种建筑因独特的环形结构,浓厚的地方特点。网络上还曾有美军误将土楼看成东风快递发射井的段子。现在,土楼声名大噪,旅客如云。花木兰的籍贯之争,历代皆有,福建肯定清除在争议名单之外。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的兵营堡寨,成熟于明清,与花木兰故事发生的时间明显对不上。《木兰诗》中说的很明确:“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现在坐高铁,从厦门到郑州至少需要十小时。花木兰的英文译名是Fa mulan,怎么看都像“砍木累”,好吧,这是花木兰成为福建人的唯一理由。

《花木兰》里中式园林一闪而过。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圆形的亭子。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结合榫卯结构,形成特有的古典园林艺术。从材质上看,这亭子明明是缩小版的土楼,甚至有欧式城堡的味道,与四周环境格格不入。

古代造园崇尚“虽为人作,宛自天成”的意境。明朝造园大师计成在《园治》中,认为亭子“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辣么多样式,就是木有圆形。导演,偶读书少,莫欺偶。

片中的花木兰得知婚讯,白天循规蹈矩,温顺文静,晚上更衣束发,勤练拳术。从花木兰一招一式看,分明练的是太极拳。太极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动作柔和,线条优美,很相符花木兰的女性气质。

事实上,太极拳由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创建的。这位道长出身了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很明显,北魏和南宋相差七百年,花木兰打太极,真够穿越的。她熟练的身手,必得名师指导,没想到北魏时期,太极拳早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了。快来人,张道长哭晕在厕所,扶他一把!从曝光的细节上看,迪斯尼对中国历史缺乏应有的了解。

预告片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媒婆为花木兰打扮,两腮绯红,黄色的额头画着红色的“WiFi信号”。在鲜艳服饰的映衬下,有被涂鸦的即视感。这样的妆容效果着实吓人一跳,怪不得花木兰宁愿女扮男装,也不愿化妆出嫁。

南北朝时期,妇女“眉心浓黛直点,额色轻黄细安”。她们受到佛像的启发,将额头抹成黄色,再用金箔、纸、鲥鳞、茶油花饼、蜻蜓翅等材料,剪成花鸟鱼禽,贴在额前。当时的晓霞妆、额黄妆、寿阳落梅妆等妆容,颇受妇女的欢迎。

花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化的就是这样的妆。隋唐时期,承袭了南北朝的文化传统。从壁画和绘画作品中,能够看到类似的妆容。应该说,花木兰的额黄妆是相符时代特征的。观众用现在的眼光,审视1700年前的妆容,不免惊惶,这是两种审雅观互相冲突的结果。

场景和道具的真伪还是其次,剧情结构的Bug才是《花木兰》的硬伤。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木兰诗》《晋书斟注·元帝纪》《园治》

本文由 策驰影院 编辑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驰影院提供的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2019-2022 策驰影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