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更新:2022-01-10
《误杀2》沿用了第一部的片名,讲的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说完全不同,是指故事框架,宗旨却是一脉相承,同样讲述了身为底层小人物的父亲在家庭遭遇绝境时,如何为了掩护家人铤而走险——而两部电影中的父亲同样均由肖央扮演。
不得不说,肖央实在是太合适演看似窝囊无能,为了家人能够不顾庄严一退再退、任人揉捏的废柴形象了(没有贬义)。
在两部电影中,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很明确:
为了掩护妻儿,一个父亲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在第一部中,李维杰为了掩护受辱在先、过失杀人的妻儿捏造证据、妄图瞒天过海,最终无法忍耐良心的训斥,也为了更好地掩护家人,一人包办全部罪责,自首伏法。
在《误杀2》里,同样由肖央扮演的父亲“林日朗”则是为了救儿子、抢回本属于儿子的心脏,铤而走险,劫持病院急诊室。
虽剧情设定不同,但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有极为明显的共同点,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几乎是同一个人:
都仁慈本分,甚至脆弱无能,身处底层,
有个和气暖和的家庭,
是四周人眼中的“好人“、”诚实人”,
假如家庭没有遇到如此变故,他们本能够就这样一直躺平下去,和家人平稳知足地平淡平生;
第一部把主角设置成了电影迷,号称“只要看过1000部电影,对这世上发生的任何事就都不会认为瑰异”;
第二部则直接设定成了电影编剧——正因如此,一个原本诚实巴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脆弱男人才能做到对犯罪手段如此熟稔于心。
恰是因为他们深入人心的诚实与仁慈,在关键时刻也帮到了他们,争取到了众人和媒体的同情,引发了舆论的支撑,甚至引起了暴动。
这一角度在两部《误杀》中也有所表现,如第二部中仁慈的大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化了本想袭击他的患者家眷。
忍不住想说: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以任何理由妄图伤害、袭击大夫都是犯罪。
看到一些短评,有些网友看完电影后对这一细节的刻画很不满意,认为本想刺杀大夫的男子是暴徒、是罪犯,最后竟然还与大夫达成了和解,实在是“法理不可容忍”。
但电影只是电影,它的宝贵之处是能够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模仿人生、了解人性、观察人性,而人性又是复杂的,假如我们把过多的社会义务、黑白分明、道德良知像枷锁一样套在电影身上,要求它只能有一种善恶鲜明的表达方式,那我们看到的就永远只是我们已知的角度,就永远无法拓宽我们的对人性的认知局限。
不要试图让一部电影肩负过多的伟光正,那或许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观影的意义与乐趣。
在《误杀2》的设定中,同样表现了小人物与强大权势的PK。
两部电影中,都出现了对比鲜明的“穷爸爸”和“富爸爸”——“穷爸爸”自不必说,自然是指由肖央扮演的李维杰和林日朗,
在第二部中,扮演“富爸爸”的演员也同样是第一部中的“议员父亲”姜皓文,只不过这一次,他升级为了市长。
两个演员站在一起,光看形象气质、身体语言就能感到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阶层,而《误杀2》的重要戏剧矛盾也起源于此:当你和远高于自己的另一个阶层的对手陷入掠夺生存希望的困局时,小人物如何才能获胜?
无论是第一部中的小业主李维杰,还是第二部中的落魄编剧林日朗,让两位小市民父亲铤而走险也要舍命一搏的原因都是为了自保,是为了活命,是在迫不得已、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存聪明绞尽脑汁去守护原本就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最后,林日朗成功劫持了病院、甚至获得了大众、媒体和被劫持人质的支撑,当他终于找到了本该属于他儿子的心脏,却发现自己仍然毫无胜算——更令人无奈的是,抢他儿子心脏的人也是一个绝望的父亲,和他一样,也只是想动用一切资源让自己的儿子活命。
“你也是一个父亲,你应该能领会到一个父亲为了孩子能做到什么地步……”
对方在林日朗的枪口下苦苦哀求。
林日朗绝望咆哮:
“我是一个父亲!可我不会去抢!!”
之所以说自己“不会去抢”,不仅仅是因为道德约束,也是因为林日朗“没有去抢的才能和机会”——假如他与对方彼此交换地位身份,一边是生命垂危的独子,一边是生疏的同样奄奄一息的生命,他会如何抉择呢?他会放着铤而走险但会让自己身败名裂的便利不去使用,而看着自己的爱子死去吗?
虽然残暴黑暗,但这就是人性,无法简单用“善恶”两个字来概括。
为了孩子,一个父亲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认为值得肯定的是,在第二部中,导演并未把身处另一个阶层的最终boss进行脸谱化的处理,他和林日朗一样,同样是愿意为了拯救儿子付出所有、最终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的父亲,这也回应了两部电影共同衬托的宗旨: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为人父的男子都能做到如此。
而电影中把父亲的形象衬托得越高大、越具有奉献精力,通过对比后,反而越会令人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认为绝望和无奈。
正如影片所说,此片“献给我们的父亲”,也希望每一个看过这部影片的男子,在成为父亲后,也能真正做到对自己的妻儿问心无愧。“悬疑剧”得够“悬疑”,看的时候能引起观众去思考,去推理,去破解悬疑点,从这个角度来说《误杀2》其实是有点欠缺的,
但是另一个父爱主题却表现的很好,通过权力的黑暗和底层人的无奈衬托起来的“父爱”主题,不仅深刻还能引起大家的反思,
在这里面有一个做得比较好的设计是姜皓文扮演的这个市长,把“心脏偷走”为的也是他的儿子,同样也都回到了“父爱”这个主题上来,
无论你处于何种阶层,是手握权力的市长也好,还是为了生计疲于奔命的社会底层也好,其实面对“生命的风险”同样会显得无比脆弱,
但不同的是一些人手握权力和资源,对抗风险的才能只会更高,就像剧中有个群演说的那样: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误杀2》上映以来口碑两极分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上面说的,主打悬疑推理,却在这方面却有所欠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和主题来说,这部剧所展示得其实挺深刻的!!!从误杀1到误杀2,得出的结论就是:
你要翻拍就好好翻拍,搁这自由发挥个什么劲呢?改的越少观感越好。
误杀2就像小时候抄功课的我,为了凸显不一样,还多润色一点。到头来在老师眼里,就是个自作聪慧的小丑啊。看来是电影票房不如人意啊,开始往知乎推营销了。先说说我的吧,因为第一部误杀口碑票房都非常好,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所以看之前对第二部比较期待。谁知道第二部完满是一个新的剧情,看的时候感到跟美国电影迫在眉梢超级像,因为我看过原版,剧情也许都清晰,翻牌的还算不错。
虽然两部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肖央老师的演技还是令我刮目相看的,不但歌唱得好,演父亲这个形象真是绝了,“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父亲为了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林日朗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当得知心脏给别人了那段,内心的愤怒和压抑不住的激动演的太棒了!希望肖央能够通过这部电影当一次影帝。